二桃之爭 (打一《水滸傳》好漢外號,雙鉤格)
時間:2016-06-22 22:55 作者:好大一只喵 編輯:漢謎網小貼士:二桃殺三士是中國古代一則歷史故事,最早記載于《晏子春秋》,后演變成成語,表示用計謀殺人。
謎面:二桃之爭 (打一《水滸傳》好漢外號,雙鉤格)
謎底:拼命三郎
在燈謎中,雙鉤格”規定謎底必須為四個字,而且還需將謎底前兩字和后兩字互換位置來讀,才能與謎面扣合。因此,本條謎底應讀作“三郎拼命”。
謎面“二桃之爭”典出《晏子春秋》,是中國古代一則歷史故事。春秋時期齊景公帳下有三員大將,分別是公孫接、田開疆、古冶子。他們勇猛異常,戰功赫赫,卻也因此恃功自傲。晏子為避免未來發生禍害,便建議齊景公早日消除隱患。
在得到齊景公的首肯之后,晏子授意齊景公將三位勇士請上殿來,賞賜他們三人兩顆珍貴的桃子。由于當時離工業革命時期尚遠,生產力低下,在沒發明榨汁機的情況下,三人無法均分兩顆桃子,而且三勇士也沒有“孔融讓梨”的覺悟,都不愿放棄這兩顆桃子。眼看馬上就要急紅眼了,一旁的晏子見機出面協調(順便挖坑),說功勞大者可得桃一顆。
公孫接與田開疆都先報出他們自己的戰功,分別拿了一顆桃子。戰功最多的古冶子立馬表示不服,當即將“不服”轉化為實際行動,拔劍指責二人,并報出了自己的功績。公孫接與田開疆也自覺不如,羞愧難堪之余讓出桃子,當場自盡。事后,古冶子為“吹捧自己,羞辱他人”一事深感羞恥,就拔劍自吻了。
就這樣,晏子只靠著兩顆桃子,兵不血刃地為齊國除掉三個威脅。
謎底“拼命三郎”是《水滸傳》人物石秀的外號,被賦上“雙鉤格”后讀作“三郎拼命”,“三郎”即公孫接、田開疆、古冶子三人。
- 推薦內容